1945年5月31日 毛澤東在中共七大上作關于政治報告的結論,將代表們在討論中提出的問題和意見,主要歸納為三個問題:國際形勢,國內形勢,若干思想政策問題。
1938年5月30日 毛澤東在《解放》第四十期發表《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》一文。文章針對抗日戰爭初期,中國共產黨內和黨外都有許多人輕視游擊戰爭的重大戰略作用,而只把自己的希望寄托于正規戰爭,特別是國民黨軍隊的作戰的情況,闡述了游擊戰爭的重要地位。文章指出:抗日戰爭中,正規戰爭是主要的,游擊戰爭是輔助的。這一點,我們已經正確地解決了。為什么提起抗日游擊戰爭的戰略問題呢?是由于中國這個大而弱的國家被一個小而...
1940年5月29日 中共中央書記處召開會議,聽取朱德關于國共磨擦問題的報告。朱德指出:從打退國民黨這一次反共磨擦中,我們得到一個大的教訓,就是爭取中間力量是非常重要的。同時,對頑固勢力我們也要爭取。毛澤東發言指出:朱總報告說得很對,我們還要努力爭取中間勢力,對頑固勢力也要爭取與分化,即使打了他們,也還要爭取他們。不能把頑固派當作漢奸打,把中間派當作頑固派打。目前頑固勢力削弱,中間派的勢力增大,國民黨軍隊...
1942年5月28日 毛澤東在中央學習組會議上作報告。談到延安文藝界問題時指出:《中央關于吸收知識分子的決定》,正式表明我們黨歡迎并吸收大批的知識分子。和我們合作的知識分子不但是抗日的,而且是有民主思想、傾向于民主的,而且大多數人的思想都變成了馬列主義的思想、共產主義的思想,大多數人變成了黨員。黨中央關于知識分子的決定已經有了,但是對于文學藝術工作,我們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很好的決定。
1951年5月27日 毛澤東在聽取陳賡、解方關于朝鮮戰場情況匯報時,談話指出:(一)志愿軍總的政治任務是輪番作戰。打法上同意彭德懷提出的不斷輪番各個殲滅敵人的方針,即“零敲牛皮糖”的辦法。在夏秋冬三季內將敵人削弱,明春則可進行大規模的攻勢。(二)應加強政治工作,使全體干部和戰士對朝鮮戰局的長期性、艱苦性有充分認識與思想準備,但同時應指出勝利條件,強調克服困難,戰勝困難。(三)組織上完全同意“統一集中,減...
1938年5月26日—6月3日 毛澤東在延安抗日戰爭研究會上作《論持久戰》講演。講演全面分析了中日戰爭所處的時代和中日雙方的基本特點,闡述了中國抗日戰爭的持久戰總方針,批駁了亡國論和速勝論,回答了困擾人們思想的種種問題,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影響。
1941年5月25日 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《關于揭破遠東慕尼黑新陰謀》的指示。指示號召全黨必須揭穿和反對正在日本、美國和蔣介石之間醞釀的“日美妥協,犧牲中國,造成反共、反蘇局面的東方慕尼黑的新陰謀”,指出:日本帝國主義以迫蔣投降為目的的軍事進攻,現已告一段落,繼之而來的必然是誘降活動。這是敵人一打一拉、又打又拉的老政策的重演。又指出:共產黨領導的武力和民眾已成了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。一切對于共產黨的污蔑,...
1944年5月24日 毛澤東在延安大學開學典禮上講話。講話指出:我們這個學校是一個包括政治、經濟、文化課程的學校,你們要學政治、經濟、文化,準備將來去做這些方面的工作。我們的一切工作,只有一個目標,就是打倒日本帝國主義,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。要把日本打出去,就要建立根據地。我們共產黨在許多地方創造了抗日的根據地。我們有了根據地,就要做軍事、政治、經濟、文化、黨務等工作。延大的學習偏重政治、經濟、文化這三...
1947年5月23日 周恩來為中共中央起草致葉劍英、李維漢轉上海局、香港分局電。電報指出:現在全國人民的各種斗爭,客觀意義都在搞垮蔣介石統治。要靈活運用斗爭策略,使一切群眾斗爭都為著開辟蔣管區的第二戰場,把人民的愛國和平民主運動大大地向前推進。要盡管放手動員群眾進行反饑餓、反內戰、反借款的斗爭,向蔣政權要飯吃,要和平,要自由。同一天,周恩來又電指出:為了瓦解蔣介石鎮壓后方的力量,應趕緊進行青年軍及憲警中的...
1935年5月22日 朱德以紅軍總司令名義在彝族地區發布《中國工農紅軍布告》指出:中國工農紅軍,解放弱小民族;一切彝漢平民,都是兄弟骨肉??珊匏拇ㄜ婇y,壓迫彝人太毒;苛捐雜稅重重,又復妄加殺戮。紅軍萬里長征,所向勢如破竹;今已來到川西,尊重彝人風俗。軍紀十分嚴明,不動一絲一粟;糧食公平購買,價錢交付十足。凡我彝人群眾,切莫懷疑畏縮;趕快團結起來,共把軍閥驅逐。設立彝人政府,彝族管理彝族;真正平等自由,再不...
1944年5月21日 中共中央在延安舉行擴大的六屆七中全會。毛澤東在會上提出七中全會的兩項任務(準備七大和在全會期間處理中央的日常工作),并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會作工作報告,講抗日準備時期和抗戰時期的主要問題。報告指出:這兩個時期我們的目的就是為驅逐日本帝國主義出中國而奮斗。為達到這個目的,我們的方針就是發展自己,團結友軍。
1936年5月20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常委會議,討論建立紅軍大學問題。毛澤東在報告中指出:(一)目的是為時局的開展準備大批高級干部。(二)教育方針:高級及上級科,主要是戰略高深原則的學習,聯系到常識,部分的聯系文化學習;普通科,在學習文化、政治的同時,著重于軍事,軍事著重于戰術問題,戰略戰役授以基本概念,從具體的學習到原則的了解。(三)教育內容:高級及上級科,政治——世界、中國革命基本問題,時事問題;軍...